free性满足hd老太80/av小草/国产冒白浆/国产乱码一区二区

行業資訊
新材料領域崛起“東莞軍團”
導讀: 2月21日,從事石墨烯技術研發的北京碳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中國首款石墨烯鋰離子五號充電電池烯儲霸王,引起業界關注。但很少有人知道,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卻是在東莞。而去年底,一則“李揚德當選美國液態金屬科技公司(以下簡稱LQMT)董事局主席”的消息在美國商圈引起了不小的漣漪,同時也使得宜安科技這個隱形的液態金屬巨頭再次浮出水面。無獨有偶,宜安科技也是東莞企業。

2月21日,從事石墨烯技術研發的北京碳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中國首款石墨烯鋰離子五號充電電池烯儲霸王,引起業界關注。但很少有人知道,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卻是在東莞。而去年底,一則“李揚德當選美國液態金屬科技公司(以下簡稱LQMT)董事局主席”的消息在美國商圈引起了不小的漣漪,同時也使得宜安科技這個隱形的液態金屬巨頭再次浮出水面。無獨有偶,宜安科技也是東莞企業。

石墨烯及液態金屬,都屬備受關注的新材料。作為國際制造業名城,東莞有著數量龐大的制造業,這些企業對于用于制造的新材料有著巨大的需求,而材料本身則在制造業應用中不斷改進性能,形成炫目的新材料。為此,近年來東莞一直在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可喜的是,目前東莞的新材料已呈集群發展勢頭,逐漸形成產業鏈,涌現宜安科技、銀禧科技、鴻納(東莞)新材料等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形成新材料領域的“東莞軍團”。

A 提前布局

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在東莞

石墨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它最有潛力的應用是成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體管,并用于超級計算機的生產。而早在2014年2月26日,由鴻納(東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建設的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在東莞大朗投產,這是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

據鴻納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溫超導、碳納米管工業領域的開拓者,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李琦介紹,鴻納科技的兩條石墨烯漿料生產線每年可生產近3000噸的石墨烯粉體。目前,鴻納科技已獲得國內主要電動車鋰電池生產廠商的認證,并已開始大批量供貨。

除石墨烯外,談及國內輕合金材料領域,有一間公司是繞不過的,那就是東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安科技”)。而且宜安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某項技術或產品,而是一種獨特的新材料技術的獲取、研發和產業化整合能力。經過近幾年的布局和發展,宜安科技已經成長為新材料領導者,它在消費電子、汽車、醫療等領域都已經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術壁壘,能夠在細分領域保證長期穩定的競爭優勢。

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年,該公司的醫用鎂合金有望進行產業化,而在業態金屬領域,宜安科技2010年開始研發液態金屬,現已擁有先進的新材料生產技術、成熟的生產工藝和完整的產業鏈,在液態金屬領域掌握了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是行業內極少數實現液態金屬產品在消費電子領域商用的供應商之一,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宜安科技在國內頂尖非晶專家技術支持下,成功開發并生產大型尺寸塊狀非晶系列產品,是目前為止全球唯一一家能對外公布具大型尺寸塊狀非晶金屬成型能力的企業。

此外,宜安科技實際控制人李揚德收購了美國液態金屬科技公司(以下簡稱LQMT)46%的股份,成為董事局主席。據了解,LQMT成立于2003年5月,是世界頂尖的塊狀非晶金屬的研發及商業化企業,擁有全球最核心、最全面的塊狀非晶金屬相關的知識產權。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LED核心領域襯底的龍頭;在時下流行的3D打印領域,銀禧科技也開始涉足3D打印耗材,成績不錯。

B 發展態勢

新材料“星星之火”已漸成“燎原之勢”

可喜的是,除了原有的制造業優勢外,東莞在發展新材料方面也擁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

去年10月28日,東莞第一家集石墨烯制備、應用、性能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科研機構道睿石墨烯研究院在道滘鎮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該機構的成立填補了東莞石墨烯材料研發檢測領域的空白。

道睿石墨烯研究院位于道滘鎮華科城創新島,將重點開展石墨烯新材料應用研發,運用國際領先的技術制備石墨烯材料,結合下游生產企業生產石墨烯導電導熱薄膜和涂料、標準銅散熱器件、柔性觸摸屏等,同時為東莞其他地區的新材料產業提供產品檢測和產學研項目開發服務,并承擔重大科技項目、產學研與成果轉化、創新創業項目孵化加速、科技人才培養等任務。目前,該石墨烯研發機構計劃進駐的項目包括:石墨烯薄膜實驗及生產、石墨烯粉體實驗及生產,以及石墨烯導電劑實驗及生產等。據悉,道睿石墨烯研究院今年的研發計劃有石墨烯鋰離子電池合作項目和石墨烯散熱片合作項目,并申報兩個石墨烯專利。

作為中央“千人計劃”專家之一,廣東墨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明博士表示,他們未來將在石墨烯領域打造一支博士不少于5人,技術人員不少于10人的高精尖研發隊伍,每年將申請相關的專利,推動石墨烯領域的產業化。

宜安科技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塊狀非晶及其復合材料制備研究代表全球最高水平,宜安科技與其建立緊密的股權關系,有利于聯合開展新材料的制備及成型關鍵技術的深度研究,緊握材料、工藝以及相關設備制備的核心技術,占領液態金屬產業制高點。

此外,宜安科技還通過引進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的方式,與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并成立廣東省生物可降解鎂合金及其相關植入器件企業重點實驗室和省級輕合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中鎵半導體作為國內首家專注于新型氮化鎵襯底材料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填補了我國氮化鎵半導體襯底行業的空白。2010年初,該公司又引進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甘子釗為首的9人,組成了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該團隊被評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這個團隊能實現中鎵公司的快速發展,還能推動東莞及珠三角LED產業的進步。

做塑膠貿易出身的周明軍在2009年組建了東莞奧百通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請來了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做顧問,建起了實驗室。

發展新材料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因此,大力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是東莞緊緊抓住國內外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歷史機遇,搶占產業技術發展制高點的必然選擇。因此東莞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對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據悉,道滘鎮對新材料產業布局加快,在“六新小鎮”建設當中,就把“新材料”擺在第一位,今年道滘鎮相繼出臺了“科技道滘”工程專項資金扶持、吸引高層次人才獎勵、中央“千人計劃”專家配套資助等政策。

新材料重鎮常平鎮去年獲“中國塑料新材料之都”稱號,未來規劃在高分子材料、3D打印耗材、高端塑料材料、塑料機械等四大領域重點布局。業內人士估計,在常平、樟木頭等鎮,僅改性塑料廠家就有上千家。

政府連續不斷地推進轉型升級,企業較早地布局新材料,使新材料領域的“星星之火”,在東莞已漸成“燎原之勢”。

新材料企業聚焦

廣東易能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出納米鍍膜一體化設備

千元級手機也能搭配高端防水功能,這樣的期待對于廣大工薪族而言不再是奢望。360手機旗下的N系列首款手機N4,定價僅千元左右,所配置的IPX7級防水性能成為其驚艷賣點。

記者了解到,該級別防水技術此前主要應用于國外高端電子設備,過去數年,廣東易能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能納米”)在松山湖經歷無數次自主創新后,率先在該領域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使得千元級納米防水手機上市不再是夢想。

作為N4納米防水技術提供方,易能納米于2013年8月在松山湖成立。董事長肖春泉此前是一名紅酒貿易商,數年之前在美國參加國際電子展時萌發了轉型的念頭,此后一直執著于研發納米防水技術。僅為測試,肖春泉就買了不下數十款手機,從數百到數千元,各檔次手機都囊括其中。經過不斷測試,2015年易能納米成功研發出全球首臺可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納米鍍膜一體化設備。

“在N4手機推出之前,即使是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下,千元防水智能機的領域仍是空白的。市場上雖然有部分品牌推出過能夠達到IPX8級防水標準的手機,但該技術對于設計和工藝的要求非常高,這也會使得成本居高不下。而采用納米防水技術,每臺手機的成本只需要增加數元到數十元不等,并且IPX7級別的防水標準能夠為手機帶來更大的附加值。”

如今在易能納米的生產車間里,已有10余臺價值數千萬元的防水鍍膜一體化設備準備就緒,以應對爆發式訂單的生產需求。肖春泉透露,以手機為例,每臺設備現在每天可完成6000部手機的防水鍍膜,如果生產需要,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研發設計出新的設備投入生產。

鴻納(東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單條生產線可擴產10倍

2012年,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美籍華人李琦博士成立鴻納(東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具有世界級產能的少層石墨烯生產線,從高溫超導、納米碳管到石墨烯領域,樣樣做成佼佼者。

2014年2月,鴻納(東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建設的全球首條千噸級石墨烯生產線在大朗正式投產。李琦表示,鴻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批量生產石墨烯原漿、石墨烯涂料及石墨烯油墨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單線年產能高達四萬噸(可轉換成石墨烯前驅粉一千五百噸)。在過去四年里,共建成了三條年產能相近的不同石墨烯產品的生產線。鴻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實現了少層石墨烯(FLG

李琦說,如果市場需求量增加,單條生產線可擴產十倍并且實現全自動化生產。這意味著鴻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實現了石墨烯生產工業化。另外,鴻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還開發了石墨烯產品的工業應用。